性都”经济已成往事,东莞崛起拿下中国制造又一城!

时间:2018年06月13日  来源:admin  浏览数:

被誉为“超级显微镜”的散裂中子源(CSNS)是了解微观世界的利器,原本仅英国、美国和日本三国拥有此设备。9月初,中国科学家宣布,已攻克“超级显微镜”的关键技术——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标志着“超级显微镜”的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进入试运行阶段。

中国散裂中子源装置内的快循环质子同步加速器

“超级显微镜” 并非“面子工程”

所谓散裂中子源,通俗地说就是一个用“中子”来了解微观世界的工具。世界上的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而原子内部有原子核,原子核则包含了中子。中子不带电且对某些原子核非常敏感的特性,让它能够“拍摄”到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内部运动规律,因此成了科学家探测各种物质分子内部结构的“探针”。

也因此,散裂中子源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作“超级显微镜”。正如X射线能够“拍摄”人体的医学影像,科学家希望找到一种工具,能够“拍摄”物质材料的微观结构。散裂中子源是最佳选择之一。

“超级显微镜”不仅可以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物理等基础研究领域提供“有力支撑”,还有“接地气”的一面,相关领域可借此平台攻克国家可持续性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一些瓶颈问题。

比如1998年6月,德国一辆城际快车意外出轨,事故元凶竟然是老化的车轮。在英国散裂中子源上检测车轮,发现其中的内部裂痕。

事实上,无论是高铁的轮轨,还是飞机的涡轮、机翼里面都有应力,它决定了高铁和飞机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但是,这个应力看不到、摸不着,对它的研究成了避免类似灾难发生的关键。如今,科学家已经可以在散裂中子源上,测量研究轮轨和机翼的剩余应力,优化机械加工工艺,使高铁和飞机变得更安全舒适。

按照这思路,散裂中子源的质子和中子还可用于肿瘤的放射性治疗研究,在新型清洁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中,散裂中子源高压下的中子衍射技术,也能用来研究可燃气体甲烷水合物的形成机制和稳定条件,其研究成果将为安全、高效地开采和利用可燃冰提供科学依据。

CSNS是重振东莞的关键因素

中国散裂中子源,有着世界其他3大散裂中子源所不具备的优势:与制造业紧密结合。“超级显微镜”所在地广东东莞——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拥有中国政府认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8家,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如何将制造业优势与散裂中子源的科技成果转换相结合,形成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是东莞目前探索的方向。

东莞市副市长黄庆辉透露,依托散裂中子源,东莞市正规划建设总面积约45.7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

中子科学城所在区域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战略节点。目前,该区域已集聚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创新要素,包括CSNS、华为终端总部等科研创新机构和国际化企业。

而这片区域有了新的头衔:粤港澳大湾区。据资料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不只是区域经济整合将进入新阶段,更标志着这一区域将可能迎来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差距过大,珠三角的经济主要是被海外资本,特别是港台的制造业资本所整合。香港掌控着资金,而内地珠三角城市则是工厂。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以来,内地城市的经济开始逐渐脱离“低端加工”的初级阶段,诞生了一大批有品牌的自主企业。之前那种单向的整合,开始变为双向的融合。一部分港台资本,比如富士康依然是珠三角产业链的重要掌控者。但同时,一大批港台资本所掌控的低端制造业不断被挤出市场。

得益于改革开放,东莞最初也是成为了“世界工厂”,然后随着转型升级的推动,这一地区正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制造”开始向着“中国创造”迈进。

“超级显微镜”就是“中国创造”的成果之一。东莞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实现“重振”还有待观察,但不可否认的是,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风,这个曾经被抹黑为“性都”的城市,最终能否摆脱污名,还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