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湾区科技对话 院士专家献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

时间:2020年01月03日  来源:admin  浏览数:

11月28日,2019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暨第五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系列活动之湾区科技对话论坛在东莞举行。院士专家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大湾区发展进行对话交流,为大湾区科技发展把脉,为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出谋划策。广东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联根作为大岭山企业代表之一参加此次盛会。

本次论坛旨在搭建大湾区城市宣传推介平台,大湾区城市间、大湾区城市与院士专家及产业界间交流对接平台,助力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

东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志军表示,东莞正处于“三区”叠加的历史机遇,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重点企业倍增计划、园区统筹组团发展等重点任务,奋力开创东莞工作新局面。东莞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院士专家、与湾区城市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

澳门科技发展基金行政委员会主席马志毅在推介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中表示,该基金将为政府、教育机构、研究院等提供资助,有助普及和深化科学知识,有利于推动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形成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香港特别行政区创科局副局长钟伟强在推介环节中表示,为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香港加强与内地在科技方面紧密合作,促进城市间优势互补,在科研、知识产权交易服务、设立发展科技基金、壮大创科人才库、减免税收等方面多措并举,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帮助企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中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交通便利,1小时可到达大湾区另一个城市。”在湾区科技推介环节,中山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林俊表示,中山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活跃民营经济,重点发展健康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携手大湾区城市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卓庆在推介中表示,东莞将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强化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科技协同创新热潮涌动,为全球经济注入了蓬勃动力。如何进一步抓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把握开放创新时代脉搏,共谋大湾区创业创新合作之路?

“大湾区城市间应鼓励良性竞争,同时互补优势,将科研项目在城市间相互流转。”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在大湾区生物医药发展话题中表示,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需要人才培育、科技投入等。

“大城市带动小城市、小城市推动大城市,大湾区城市发展相互关联,相得益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大学教授郭仁忠认为,信息技术发展有助于解决城市的痛点,比如政务问题、企业产业链、劳务分工等,智慧城市建设会带来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用先进的研究手段推动科学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陈和生表示,散裂中子源能够为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赋能东莞经济发展提供先进的平台,正逐步吸引更多的珠三角地区科研机构和企业投入和研究。 

关于散裂中子源创新发展和应用路径,卓庆表示,散裂中子源是国家战略发展重要利器,政府要围绕它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提高产业平台基础,丰富资金、人才等配套资源,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对于澳门如何更好融入大湾区发展,马志毅表示,澳门近期在人才培养、引进、交换方面下大力气,想吸引世界200强、大湾区一流大学人才到澳门发展。同时,澳门鼓励企业跟内地加强合作,找到技术和产品输出端口。

“澳门应充分挖掘潜力,发挥独特作用,在绿色产业、大健康产业等方面打造核心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陈清泉。在陈清泉看来,东莞作为大湾区重要力量,应学会把智能化与能源流、信息流关联起来,做长期基础研究要体现前瞻性、独创性与高端性。